跳到主要內容
aaaaa

bbbbbb

關閉
:::
開放政府為當前政府之施政理念,透過資訊透明、開放資料,進而擴大公民參與,強化政策課責,涵容多元意見,方能建立政府與公眾間坦誠對話、相互信任之夥伴關係,而有賴政府各部門共同關注與實踐。
實踐開放政府的方式有很多,協作會議只是其中一種。「協作」是針對某個議題,每個人的理念、目標都不相同,但是都想有所貢獻。因此,所有人一起討論、聆聽彼此,嘗試找到共識,並發想解決方案。
歷程紀要

2023

2023/05/10

開放政府培力課程(進階)

2022

2022/09/06

開放政府培力課程

本圖為利害關係人BRiC*S可行性分析表示意圖。此表主要用來分析一項議題之利害關係人的價值效益、風險及管理所需的成本
開放政府培力課程
課程描述重點

為什麼需要「開放政府國家行動方案」?

  • 解決民主赤字
  • 增加公民參與
  • 減少公僕心累
如何使用數位工具輔助實踐開放政府?

  • 打破時空隔閡
  • 匿名、代號,消除身份標籤
  • 更容易表達多元觀點
  • 互動性高
實際案例分享—甘苦談

  • 報稅平台改革
  • 口罩地圖
  • 頭前溪專案
  • BRiC*S可行性分析表:提供精進方案與問題分析工具
工具整理/建議

  • 視訊會議:Teams、Google Meet、Jitsi(開源軟體)、BigBlueButton(開源軟體)
  • 文書協作:Google doc、HackMD
  • 線上互動:miro(線上開會、便利貼、心智圖)、slido(匿名提問)
本圖為工具介紹:miro及slido,兩大數位決策工具示意圖。詳情可參考右方文字
工具介紹
miro簡介

Miro 為一種虛擬白板的數位工具,可將議題視覺化,使團隊於線上協作更能清楚了解。在協作會議中,最常使用的便是便利貼、心智圖的功能,可以作為議題研析,訪談利害關係人時,整理資料的一種方式,目前提供網頁版、電腦版 App 及手機 App 等版本,可以簡單以 Google、Apple ID、臉書帳號免費登入使用

slido簡介

slido 為一款「線上互動系統」的數位工具,於協作會議中,讓主持人和與會者間,不用帳號登入,便可以有匿名發言的溝通管道。

本圖為開放政府培力課程(進階)當日活動照片
開放政府培力課程(進階)
協作會議處理過的各種問題:

  • 把公聽會變得更「開放」一點
  • 把複雜政策、利益衝突的人拉在一起討論
  • 政府搭建平台讓民間對立雙方互相理解
  • 把數位服務流程變得更好用一點
相關案例說明

  • 開放政府第13案協作會議「全國漸進式禁止使用免洗餐具」連署案
  • 開放政府第79案協作會議「機車排氣定檢精進方案」部會自提案
協作會議流程(前行政院數位公共數位創新空間小組經驗)

設定議題>>月會討論>>確認分工>>研究議題>>定義核心問題>>政務會議>>後續協作可能方向>>月會討論>>季會討論>>納入政策

主旨:如何辦理一場協作會議?

什麼是協作會議?

協作會議跟政府部門傳統的公聽會、說明會不同之處,在於我們強調公私部門共同磨合出一個適合討論的核心問題,並導入主持技術與科技工具,確保會議能夠符合開放政府精神。

開放政府聯絡人(PO)是協作會議當中的靈魂角色,負責轉譯不同行動者的需求,搭起溝通的橋樑。

協作過程中,每個人的理念、目標都不相同,民眾不只是監督批評,政府也不只是捍衛既有立場,大家都要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。最後不一定能達到完全的共識,而是能達到「會議產出雖然不是我最想要的結果,但沒有違背我的理念,還能接受」的結果

本圖為協作會議流程圖,包含:設定議題、確認分工、研究議題、定義核心問題、納入政策。詳情可參考右方文字
協作會議流程

步驟一:設定議題
在開放政府聯絡人的月會上,各部會PO皆可提出建議票選的題目,供各部會PO票選。這些題目一般來自Join平台中超過5000人附議的提案,或由部會自行提案。到目前為止,具有「跨部會」、「多元意見分歧」、「社會輿論關注」、「經常被重複提案」等屬性的案子較容易被選中。

步驟二:確認分工
在工作分工的一開始,需要確認主協辦機關為何。主辦機關需要聯絡提案人、確認提案內容和會議日期,並於Join平台上回應初步時程、邀請附議人,並於會後回應會議結果;協辦機關則需要出席相關會議,並把相關資料提供給主辦機關,以利會議進行。

步驟三:研究議題
主持團隊要在此時掌握議題脈絡。一開始,團隊會請主辦機關協助了解包含部會立場、有沒有關心這個議題的民意代表或民間團體、相關政策的研議情形,再彙整成議題分析表,接著請部會協助提供相關研究與資料,甚至是不同意見的觀點。

步驟四:定義核心問題
釐清議題脈絡後,就可以召開會前會。在會前會中,主持團隊與相關部會必須共同規劃協作會議流程,確認議題範圍,以及聚焦所需討論的面向。
步驟五:協作可能方向
在行政方面,協作會議前需要確認開會通知、出席名單、寄出議題手冊等行政工作,會議上也要確認座位、便當、茶水、直播等相關狀況是否到位。在議題方面,在會議之前要透過議題手冊等方式進行期待管理,會議上則要再次確認與會者對議題的了解,對齊彼此的認知,再針對真正關鍵的核心問題,發想可能解法。

步驟六:納入政策
督導開放政府的政委會在協作會議之後,向行政院長及其他政務委員報告。如果協作會議所建議或發想的方向有可以參採的部份,就會回到行政院指揮體系執行。如果行政院沒有具體裁示或政策目標,就會由部會考量協作會議所收集到的多元意見是否有可以參採之處,如果有的話,就納入政策形成過程,依照現行的行政程序處理。

資料來源:https://po.pdis.nat.gov.tw/zh-TW/meeting-process/

相關連結
議題建議回饋
上架時間: 2023/08/29